【必备】工作方案范文集锦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方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作方案 篇1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普及安全常识,完善学校各种消防硬件设施的应急使用与操作规程,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突发事件面前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活动时间
11月安全教育周期间
三、活动对象
营东小学全校师生
四、活动地点
营东小学校园
五、活动预案及职责分工
1、演习项目:紧急疏散
2、前期准备:
(1)逃生小常识宣传。(大队部、班主任、学生干部负责)
(2)师生消防知识培训。(大队部)
(3)学校消防设施检查。(总务处)
3、具体安排:
班级撤离路线
四年级1班至5班:从41、42的间的小门走,到运动场
5年级2班至6班:从一楼45对面的小门走,到前院
49,51从49对面的小门走,到前院
46从接近四年级语文办公室的小门走,到运动场
47,48走中厅进运动场
57、58,64,穿过中厅到对面的平时上厕所的旁边的楼梯下楼,下到一楼进运动场
61走东楼梯,下到一楼走接近四年级办公室的小门到运动场
62、63走西楼梯,下到一楼走49对面的小门,到前院
65,66,走东楼梯,下到一楼走接近四年级办公室的小门到运动场
67,68走西楼梯,下到一楼走49对面的小门,到前院
班主任、数学老师跟班
人员站位:
运动场指挥:王蕾、孙春静、陈娟、刘建新
前院指挥:范莉、路欣、叶堂堂、吕少文
照相:韩军、靳进
卫生急救:段振华
双面楼:
一楼:41、42之间:李楠
45对面的门外面:肖寒
二楼:52对面的楼梯(1、2楼之间的拐角处)李晶
56旁边的楼梯(1、2楼的拐角处)韦霞
三楼:东楼梯(2、3楼的拐角处)蔡巧芳
三楼中厅:张倩惠
四楼:东楼梯(3、4楼的拐角处)徐姿
四楼中厅:张善伟
41、42的小门的外面,站在亭子的位置:马红梅
单面楼:
一楼:中厅玻璃门卢士国
靠近四年级办公室的小门:张前进
49对面的小门外面:齐利民
东楼梯(12楼的拐角处)王兰
东楼梯(23楼的拐角处)郝新立
东楼梯(34楼的拐角处)孟隽
西楼梯(12楼的拐角处)张真真
西楼梯(23楼的拐角处)唐新荣
西楼梯(34楼的拐角处)侯杜伟
靠近四年级的小门外面接近水池的位置:杨淑刚
全体教师会议室的门对面正对的护栏处:张晓峰
特别注意:
1、请班主任老师看清楚班级消防演习的撤离路线,提前跟学生讲清楚。
2、各楼层老师提前到位,演习中负责协调班级下楼的顺序和速度,不出现拥挤的状况,场地老师负责安排班级带下楼后的站位和秩序,数学老师随班主任跟班进行演习,确保学生安全。
3、如有事情不能参加演习者,需提前自行安排代替者(可以和数学老师调换),不得出现空岗以免发生安全事件。
工作方案 篇2一、帮扶村基本情况
存在问题:
(一)居住环境差,人畜混居现象严重;
(二)交通不便,只有2个组通公路,尚有5个组未通公路。
二、 年帮扶产业项目
(一)年内发展核桃200亩,发展魔芋100亩;
(二)计划完成全村10户农户的厕所改造;
(三)完成3组、4组、7组约4公里的联户路建设,55户农户院坝硬化(1400平方米)。
(四)指导帮扶村村支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指导村支部开展理论学习,组织党员开展支部活动,增强支部的凝聚力;
2.进一步完善村支部活动室的建设,帮助制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学习阵地作用。
三、帮扶工作措施
(一)成立帮扶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二)确定工作思路
由市防震减灾局和 县防震减灾局共同帮扶。原则是:市局落实帮扶资金,县局落实驻村干部;市县两局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联系村找路子,找项目,做好信息服务,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村民增收致富。
工作方案 篇3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 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特点,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5、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每年新生入学进行传染病预防接种。
6、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
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要求执行。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可用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学校疫情报告人迅速报告,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向学校领导报告,同时向上级 ……此处隐藏3345个字……,高三满足个性化学习.主要安排重复补修课程和专业要求选修课程.(高考要求)
5.为了便于学校管理,也为了学生跨年级选修,选修课程全校统一安排在同一时间.在每个学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必修课程以行政班为教学单位,选修课程以教学班为教学单位
6.高一的第一学期以必修课编排为主,高三少安排或不安排必修课程.高中毕业要求修得116个必修学分,学校必修课表只安排可获得108学分的必修课程(含研究性学习的15学分).其余的8个必修学分从其他时间获得:如社会实践每年单独有一周的时间,不占教学时间,学生每年参加一周的社会实践,可获得2学分,三年修满6学分:社区服务安排在寒署假进行,学生三年内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持有项关证明,可获得2学分.必修课中,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各两个学分,要从选修模块中获得,修得这些学分所需课时按必修课时安排,但所修内容由学生选择.高三根据高考要求和学生发展要求安排一定的复习课程,但下学期要有一定的体育,艺术等课程的开出
7.选修课程主体上从高一第二学段引入,高一选修课程以文科类为主.高一,高二选修课程至少修28学分.选修课时间全校统一安排在某个时段进行.
8.体育艺术类学科从高一起进入全员选修。
八、实验工作的管理与评价
1、高中三年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开展教育活动。同时要求,实行学生学业评价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据此,要求学校做到在继续加强行政班管理的基础上,重视做好教学班的教育管理工作。目前高一年级必修课基本上以行政班为单位组织教学;学生的自习课、班会等也必须在行政班进行,因倾向于理或倾向于文的学生学科选择有所不同,进入高二后,行政班要进行部分调整。班主任负责本班全体学生选课工作的指导、选择、汇总,为每个学生建立并保存选课档案,教学班实行导师制。导师承担对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部分责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管理。
2、我校将建立“班主任制”和“导师制”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主要承担对学生行政班的管理工作,学科教师(导师)承担对教学班的管理。由班主任协调相关任课教师,相互通报和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形成管理学生的有效机制。建立班级教育小组。班级教育小组由班主任、导师、家长、学生代表组成。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对学生的指导和考核,加强与指导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教学班的管理工作由任课教师即导师承担。导师的职责是一岗两职:一是教学指导,二是班级管理。导师传授学科知识,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合理分配学分,指导学生建立选课档案;负责学生该科目的学业评价(学分、成长记录等)。导师承担教学班的班风班貌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评价。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管理课堂秩序(如学生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等),导师为每个学生建立管理档案,学段结束时将对学生的操行情况和成长记录与班主任沟通并交班主任留存。
3、教务处和学生处要加强对行政班和教学班的管理。学校要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大对班主任和导师工作的培训和指导。建立班级教育、班级管理考核机制,在继续进行优秀班集体、先进团支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及个性化奖励的基础上,对管理优秀的教学班及任课老师进行表彰奖励。不断调整和完善我校的奖励制度。学生处组织的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如:修身行动、运动会、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仍以行政班为单位参加。学校加强对学生会、团委会的工作指导。对学生的社团组织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锻炼和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工作方案 篇5【课改动因】
适应国家课程改革,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习洋思本真思想,还原教育的原生态;打磨高效课堂,体现学校发展的刚性需求。
【课改原则】
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每堂课有收获
(自主学习 学有所得)
相信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兵教兵”式提升素质)
遵循认知规律坚持真实有序课改
(还原本真当堂达标)
【课改过程】
第一阶段(20xx年11月20日---20xx年1月5日)
在学洋思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与全体教师交流学洋思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传达信息时,要结合洋思课堂的本质,说过程,讲方法,述理念。交流会后先召开教研组长会议,统一指导第一阶段工作。从下周始重点进行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大讨论,主要内容是“为什么学(洋思)”、“学什么”、“怎样学”三方面。这是第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不解放思想,不解决理念问题,也无谓学洋思本质,从而学的更深入,坚持学而出成绩。要求:每位教师围绕“为什么要课改”、“课改改什么”、“怎样课改才高效”写感受体悟文章,在教研组会上交流。教研组长集中整理后反馈学校课改中心组,共同检查各备课组对改革的认识。若大多数人意见不一,绝不开展第二阶段活动(对各科类或学科)个别不理解,进行个别交流直至形成共识。
第二阶段(20xx年1月5日—20xx年1月20日)
研讨高效课堂阶段方案:在学洋思课改小组成员上学洋思示范课基础上,全员边教边学,边学边讨论,边讨论边理解消化,要求每一位教师开设学洋思研究课。第一步,学洋思课改小组成员上示范课。课后上课者汇报洋思课堂本质特征,并说明每一步骤的设计和设想,结合学校“135”课改模式发表意见。教研组每一位成员都必须阐释:1)课堂理念、思想和特色;2)课堂的总体框架(模式);3)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学到了什么”、“自己上课缺失是什么”、“怎样上才称得上高效”;第二步,以备课组为单位,组长牵头打磨高效课堂,并思考“高效课堂模式”。备课组长将意见反馈至教研组长,在教研组集体备课时对呈现出的问题再讨论。第三步,在备课组长讨论的基础上以教研组为单位,教研组课改小组拿出教研组高效课堂模式,上报学校课改中心组审定。学校课改中心组进行汇总,并及时反馈至教研组每一位成员。要求:学科课堂模式要切合学校实际,其中学生状态是构建课堂模式的主要依据。要科学,必须符合学科特点和认知规律。
第三阶段(20xx年2月22日—20xx年3月28日)
验收过关阶段根本任务:学校中心组成员组成验收小组对每一位教师课堂进行验收,并公布每堂课学习效率和结果。对每一位上课者进行过关验收,主要的依据是各学科研究出的课堂模式。要求每一位成员都要过关达标。对极个别仍不适应者,学校中心组与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共同帮扶,强行入轨。这一阶段的验收结果必须在校园网上公布。
当然,学校的课堂改革绝非验收达标就结束了。这里需要锐意课改的领头雁坚持做表率,教研活动时做引领。后阶段工作设想是,学校课改中心组利用推门式听课机会,对照该学科高效模式,学校领导在校本研修时要对上课情况进行点评,并要坚持做下去。对课改中脱颖而出的骨干教师要认真培养,强力推荐,为打造市县名师积蓄后备力量。校本研修时骨干教师谈“课改感悟”,可由课改中心领导点将,不必拘泥于学校领导点名落实,为课改在校园全面开花结果做足准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