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时间:2025-07-08 08:43:46
有关教学计划范文汇编八篇

有关教学计划范文汇编八篇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计划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有三节教材:、站在泰山顶峰、来到黄河岸边、循迹孔子故里;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有三节教材:好大一个家、同是炎黄子孙、为了祖国的振兴;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 多彩的生活:林海雪原、江南水乡、黄土高坡、雪域高原。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主题构建教科书体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使儿童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重视从生活中体验意义,加强合作、分享与合作;注重方法引导,追求学习方法的多元化;体现地域特色,强调个性化;把教科书做成能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营造教科书的儿童文化,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得幸福而有意义。

二、学生现状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

三、教学目的要求

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伦理、价值、法规等问题的探讨,认识到确立价值伦理和遵循社会规范对于建设有序、文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在集体在的权力、责任和使命,形成善于判断是非、明智抉择的能力,养成对他人的尊重、关爱同情之心和良好的品行。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通过学生亲身参加社会调查、实践、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社会生活的经验和认识,掌握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实现儿童现实生活的教育价值。

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

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基本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探究活动,学习收集资料,不断提高地图学习的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在讨论中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二、乐于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初步学会阅读简单的史料,初步具有对所掌握的史料进行简单的探究、概括和归纳的能力,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

五、教学措施

(1)我们要关注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活动让学生有发现──探究的学习与体验──感悟的学习,当然,传授──给予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还是需要,甚至必要的。

(2)要克服“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的倾向,又要克服“该讲而不敢讲”的倾向。

(3)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而是回归学生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探讨的是生活中的一个范例、一个点,学生思考的是他们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一个面

(4)在课堂上,学生要调动他们全部的生活经验,投入他们的情感、表明他们的态度……这样的课堂是向学生生活开放的课堂。这样的开放是有价值的开放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开放。这样的开放是能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开放而不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放

(5)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只有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准生活”,甚至尝试“真生活”,但我们不需要“假生活”。

(6)要深入地关照学生正在过的现实生活和有意义的未来生活,而不要停留在“口头上的生活”层面,我们不寻求课堂教学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在生活体验中激起学生真正的思考,哪怕是“满腹的话儿说不出”。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教学计划 篇2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2-3节,知道要爱劳动,自已能做的事自己做。

2、学会奶、把、种,认识笔画ㄋ。

3、继续练习用会说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运用会、把两种句式,知道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

教学难点:

奶的笔顺,及押韵的初步认识。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幻灯、投影、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语言快车:丁丁对妈妈说:我会穿衣会洗脚。

二、复习检查:

丁丁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丁丁还会做哪些事?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17.别说我小(板书)

1.复习已学的3个生字,偏旁(指名读,再齐读一篇)

2.打开书本读第一节。讲:丁丁会做哪些事?

板书:我会穿衣会洗脚句式:我会()会()

三、学习课文。

1.(1)指名读第二节,其它小朋友认真听,有没有咬准字音。(评议)

(2)自己再读一遍,对照课本上的插图,想一想:

这一节讲谁会做哪些事?

(3)图文对照,请用丁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说一句话。

(4)这一节讲谁会做哪些事?(板书:会擦桌把地扫)

(5)比较jiao

sao韵母相同,读起来顺口

(6)出示句式:我会()把()。

(7)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我指谁?你批谁?

(8)丁丁说这句话时是用什么语气的?谁来试试。

指导朗读,示范,再读。

(9)我们把丁丁说的两句话倒过来读读看,可以吗?

请你用上因为……所以……连起来说一说。

小结:丁丁不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事,我们也应该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冬冬又会做哪些事情呢?

2.轻轻读第三小节,看右边的插 ……此处隐藏4304个字……

例4计算

(1/2+5/6-7/12)×(-36)

解:原式=[1/2+5/6+(-7/12)] ×(-36)

=1/2×(-36)+5/6×(-36)+(-7/12)×(-36)

=-18+(-30)+21

= -48+21

=-27

另解:原式=1/2×(-36)+5/6×(-36)-7/12×(-36)

= -18+(-30)+24

= -48+21

=-27

说明:在师的引导下,先由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教师总结并给出解答参考: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投影)

师:做完了就完了吗?

生:做完了

教师活动:最后引导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四)小结

1、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有理数的乘法与小学的(正数)的乘法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

3、小学所学的乘法的有关运算律及相关技巧能否用到有理数的乘法中来?

(教师可向学生提问: 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五)、作业:课本P50 1、2、②④ 3、③④

八、教学反思:有理数乘法的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也能很快融会贯通,只是计算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练习过程中我一一指正,并提出要求,针对学生加减运算中的薄弱,在乘法中加入加减运算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自己总结经验,牢记结论,做到在简单的运算中不失分。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基本计算能力薄弱,导致所学知识掌握不牢,每道题目都要进行详细的解答和板书,从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解题的正确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设计上,一节课很难练习多个题目,容量总是提高不起来,导致学生的视野狭窄,由于学生的自觉性很差,不可能自己去找题目做,因而熟练程度很低,我感觉只有加强课后练习和辅导,才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的能力。应该把推导的过程留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作用,不要代替学生思维和推导。

教学计划 篇8

一、 培训背景

我国每年新出生人口1500万左右。据学前专家介绍,一个人80%-90%的运动技能、语言、认知、领导力、良好的人格等形成都决定于3岁以前奠定的基础。而目前我国的学历教育机构还没有开设专门针对0-3岁婴幼儿学前教育的专业,使得这个年龄阶段的教育人才出现空白。

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于20xx年正式颁布了“育婴师”这一新职业名称,并制定了《育婴师国家职业标准》。经过几年的发展,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

二、 培训目标

通过育婴师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使学员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婴幼儿心理及生理发育规律、日常生活照料及护理保健、早期教育及体智能开发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操作技能,并科学的对婴幼儿的饮食、睡眠、动作技能、智力开发、社会行为和人格发展进行教育训练。

三、 培训内容

婴幼儿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特点,婴幼儿生活照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婴幼儿生长监测、常见病护理、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等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的内容,婴儿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情绪行为能力等教育方面的内容。

四、 培训课程设置

1.1 职业名称 育婴员

1.2 职业定义 主要从事0-3岁婴儿照料、护理和教育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五级)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爱心、耐心和责任感;口齿清楚、会讲普通话;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强;

动作协调、灵活;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教师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育婴

师不少于80标准时;育婴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高级育婴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育婴师、育婴师的教师应具备有本职业高级育婴师职业资格证或相关专业

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育婴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

视机及播放设备。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40平方米和相关育婴设备(婴儿床、洗涤用具、婴儿食品配制及消毒用具,玩具、图书、挂图、手工制作教材及工具等)。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育婴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经本职业育婴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 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育婴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取得本职业育婴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育婴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 取得本职业育婴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 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级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育婴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取得本职业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联系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育婴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 取得本职业育婴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以上。

(3) 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师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 取得本职业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本职业采用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1.8.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为9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采取抽签方式,每人操作四个工作内容。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试在实际操作训练场地。

《有关教学计划范文汇编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