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朋友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找朋友幼儿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找朋友幼儿园教案1【游戏目标】
1.进行奔跑练习,锻炼身体。
2.学会在跑动的过程中,注意到老师的口令,提高幼儿注意力。
3.学会拥抱自己的伙伴。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游戏准备】
1.知识经验:了解游戏的基本规则。
2.环境创设:较大的场地
【游戏过程】
1.老师组织幼儿围成一个圈
2.准备运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啊,娄老师要跟你们一起玩一个游戏,但是玩游戏之前呢,我们先来活动一下我们的手脚
3.向幼儿讲解游戏的玩法以及规则。游戏开始(老师也站在圆圈之中,一起跑动,但不参与游戏)。
师:规则讲解
4.教师总结经验,返回班级教室。
游戏玩法及规则:
教师下口令,圆圈开始以顺时针或是逆时针方向跑动起来。喊着“跑跑跑,跑跑跑”,然后突然喊出一个数字,如“两个”,则小朋友们必须立即找到另一个伙伴,变成两个两个抱在一起的形式。没有成功组队的幼儿将受到惩罚(如一个俯卧撑)。变换拥抱的人数,重复进行游戏。适当进行休息以及经验的总结。
【活动反思】
游戏过程中,小朋友很难按照原来排好的圆圈轨道转圈,现场容易混乱。而且有些小朋友很难准确地念出儿歌。
小百科: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找朋友幼儿园教案2活动目标:
1、通过撕报纸、传球等游戏,感知欢快乐曲中的延长音,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增强对音乐的敏感度。
2、感受倾听音乐、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4、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报纸、记录纸、笔。
2、教师操作的大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延长音。
1、 在《十个小矮人》音乐声中幼儿边唱歌边进教室。
2、 欣赏小矮人找朋友的乐曲,初次感受音乐。
3、 教师带领幼儿第一次欣赏音乐。I教师:这首曲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小矮人在什么样的音乐声中找好朋友的?
4、 听音乐用手指做小矮人在身体上跳舞,延长音时找朋友(呼喊好朋友)。
二、在撕报纸、传纸球、做记录游戏活动中感知延长音的次数和延长音不同的时值。
1、听音乐玩"撕报纸"游戏,自主感知延长音出现的次数,并在"撕"的过程中感受延长音的延续。教师:发现小矮人找了几次朋友?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如果只给你一张旧报纸,你有什么办法?来记录?什么时候撕报纸?一起听音乐试试。
2、听音乐玩"传纸球"游戏,合作完成游戏过程中加深对延长音的理解。
教师:要让纸球有秩序的传,每位小朋友手中都要有一个纸球我们怎么做?(同一个方向,同一时间传)老师唱出乐曲,你们听音乐在小矮人找到朋友后开始传纸球
3、听音乐找找在每次延长音中小矮人找到了几个好朋友并用符号记录下来。
4、再次玩"传纸球"游戏,听音乐找到好朋友,结束活动。
三、讨论"小矮人开火车"游戏的玩法。
四、教师带领幼儿第一遍游戏,根据音乐延长音时的节奏来邀请朋友。
五、请一幼儿做火车头,带领大家游戏。
六、感受每次延长音时值的不同。
教师:在刚才传纸球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小矮人找到的朋友一样多吗?
七、教师清唱第一段延长音,帮助幼儿了解小矮人喊到了三个好朋友,并请一幼儿上前在黑板上用短线记录。
八、教师清唱第二段延长音,幼儿自己找出小矮人喊道四个朋友,老师示范记录方式。
九、幼儿倾听音乐,自己记录每次小矮人找到朋友的个数。
十、帮助幼儿检验,分析第三,第四次找到几位朋友。
找朋友幼儿园教案3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只有真心帮助别人,才能交到好朋友,感受交到朋友的快乐。
2、学习小动物的语言,练习流利的、有语气的进行对话。
活动准备:
萤火虫图片、各种小动物图片、头饰(萤火虫、蚂蚁、小蚂蚱)、课件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今天萤火虫也来咱们班做客了,你们快用好听的声音、有礼貌的话和它打招呼!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这只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花丛里飞来飞去找朋友,咱们快来看一看,它都找了谁做朋友了?
二、 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放课件,幼儿初步欣赏感知
2、提问: 萤火虫都找了谁做朋友?(小蚂蚱、小蚂蚁)
介绍小蚂蚱:它是一种像蚂蚱一样长着长长的腿、会跳的虫子,它经常“织织织”的叫,所以人们就给它取个名字叫“小蚂蚱”
过渡语:萤火虫找到小蚂蚱和小蚂蚁后,它们是怎么说的呢?(幼儿根据理解说)
3、放课件,幼儿第二次欣赏,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提问:它们都是怎么说的?
4、欣赏前半段故事,重点理解“萤火虫找小蚂蚱做朋友“内容
过渡语:萤火虫找到小蚂蚱后怎么说的?(幼儿尝试学对话)
1)放课件,幼儿欣赏“萤火虫找小蚂蚱做朋友“内容
2)学习对话:它们是怎么说的?你试着学一学
(分角色复述对话)(如果孩子不熟再听录音)
3)交流:小蚂蚱请萤火虫帮什么忙?
萤火虫是怎么说的?
听了萤火虫的话,小蚂蚱会怎么想呢?
你觉得它们会成为朋友吗?
(设想故事结果:会,宽容萤火虫;不会,朋友应该相互帮助)
5、欣赏后半段故事,重点理解“萤火虫找小蚂蚁做朋友”内容
过渡语: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飞走了,这次它又找到了谁?(小蚂蚁)它是怎么说的?请你仔细听一听,学一学它们说话
1)放课件,幼儿欣赏“萤火虫找小蚂蚁做朋友”内容
2)学习对话:它们是怎么说的?你学一学
{萤火虫找到了谁?怎么说的?小蚂蚁怎么回答的 ……此处隐藏6330个字……很老的儿歌了,我想很多父辈都应该听过,节奏轻快,朗朗上口,歌词也有着美好的寓意,让大家成为好朋友,是一首很适合幼儿园小朋友们交朋友的歌曲。
1 幼儿园找朋友音乐教案: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熟练地演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大胆地进行表演。
3、体验与同伴游戏地快乐。
2 幼儿园找朋友音乐教案:活动准备
1、椅子排成圆圈,幼儿面向圆心坐。
2、音乐歌曲《找朋友》CD及播放器。
3、《找朋友》课件及多媒体教室准备。
3 幼儿园找朋友音乐教案: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
师: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谁是你的好朋友?(幼儿自由回答)
师:怎样让别人知道你们是好朋友呢?(引导幼儿之间用体态语言表达和好朋友的友爱之情)。
师: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那关于好朋友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进行部分
1、学习歌曲《找朋友》
播放音乐:《找朋友》
师: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你都在歌里听到了什么?歌里的小朋友都是怎样让别人知道他们是好朋友的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结:音乐里的小朋友是用“敬个礼、握握手”的方式让别人知道他们是好朋友,小朋友这么有趣的歌曲我们也来学一学吧!(幼儿边拍手边演唱)
2、教师带幼儿先熟悉两遍歌词,然后再带幼儿跟唱
3、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师:“我们怎样和好朋友“敬个礼”和“握握手”呢?(师引导幼儿学动作)
师:“你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可以怎么表示?(拥抱)
引导幼儿边拍手边找好朋友,在两句唱完后要找到。
4、教师和幼儿表演《找朋友》
教师唱歌完整地示范一遍,让幼儿掌握动作,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歌表演。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找朋友的游戏好玩吗?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和好朋友一起学习本领,一起做游戏,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友爱,相互谦让,这些你们能做到吗?
找朋友幼儿园教案15设计意图:
本节课教学设计是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的数字后安排的一个新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这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是抽象的数字概念。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赛”中增勇气,“乐”中长才干。意在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使幼儿在玩中学,不知不觉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通过本科教学帮助幼儿在“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教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规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在游戏的情景中让幼儿能感知相邻数。
3.进行朋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圆片教具若、,磁性黑板、1--10的数字卡片(人手1套)、1——10的大数字卡片(人手一张)。
2.幼儿已学会10以内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 通过语言引出主题:
小朋友们,你们有朋友吗?你们的朋友是谁呢?
二、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并体验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出对应并置的两排圆片,数量分别是2和3.师:第一排圆片有几个?第二排圆片有几个?第一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一排圆片呢?我们可以说2比3少1,3比2多1。
2、教师在3个圆片下面再贴出第三排4个圆片。
师:第三排有几个圆片?第三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三排圆片怎样?我们可以说3比4少1,4比3多1.
3、教师以中间一个数为参照,先与前面一个数比,再与后面一个数比。
师:3比2怎样?3比4怎样?
4、师小结:3比2多1,3比4少1,所以3的“好朋友”就是2和4.通常我们就把这排在一起的3个数叫相邻数。
5、教师把2个圆片取下,在4个圆片的下面贴上5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4比3怎样?4比5怎样?所以4的相邻数是3和5.
6、教师把3个圆片取下,在5个圆片下面贴上6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5和4怎样?5比6怎样?所以5的相邻数是4和6。
7、教师直接说数字6、7、8、9,请幼儿说出它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启发幼儿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找它们的相邻数,幼儿回答后,师可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理解10以内的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三、玩游戏“找朋友”,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1、“找朋友”的游戏。
将幼儿分为四组,每组幼儿胸前挂有1——10的数卡。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本组的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到本组的朋友,音乐停止,2、3、4的幼儿手拉手站一排。(先请10位幼儿演示,然后游戏继续。)
2、卡片游戏。
师事先发给幼儿1——10的数字卡片,教师说出一个数字,让幼儿找出该数的两个“朋友”,并将卡片举起。
(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四、结束部分。
1、游戏后评价。
2、师小结,教育幼儿要像数字宝宝一样,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设计意图: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友爱同伴的意识。)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安排合理清晰,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先是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再衔接到数字朋友中去。整个活动老师通过讲述、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再用卡片操作、评价总结操作结果几个环节帮助幼儿知道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说出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到了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老师请幼儿找朋友时,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起;老师问题刚提出,孩子们就争着回答;老师请小朋友们做“找朋友”的游戏时,活动气氛非常活跃。
但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还有幼儿不能迅速地找出卡片,在活动后请家长回去利用扑克牌与幼儿巩固10以内的相邻数,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再玩几次类似的游戏。
小百科: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 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