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串串香店为什么生意不同
开串串香店有人赚,有人亏。甚至同一条街上,就紧挨着的两家店,生意情况都可能出现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情况。于是很多人就纳闷了,到底是为什么呢?仔细研究和考察一下,发现其实不一样。
案例一、温江某串串香,锅底不香,锅底越吃越没味,锅底油黑,没牛油味儿,泡沫重,不香。
检查发现:锅底标准是3斤水+8两底料+4斤红油+50克调味粉+整辣椒随意+花椒随意+醪糟白酒随意+生牛油预计100克。
检查发现:1、花椒是韩城椒。2、廉价生牛油,且量不够。3、牛油长期高油温炼制。4、大量用水发货。5、调味粉量太少。
解决方案:1、水调整为2.5斤。2、调味粉调整为75克。3、生牛油调整为用老串串香牛油且每个锅不低于150克。4、菜品建议尽量用鲜货或者冻鲜货。5、红油多沉淀,不要熬,因为温度高了牛油味儿就会不好,且颜色发黑。5、花椒花城汉源花椒或者是甘肃大红袍花椒,成都喜欢吃麻,打干花椒40克/锅。
当天,帮助这位老板调整好了锅底,味道都很满意。但这位老板觉得锅底成本有点高,收38元的锅底费没啥利润。我坚持真材实料的观点,要想清楚顾客为什么喜欢你,凭什么在你这里吃不在别人那里吃的原因。但是此老板不以为然,他的认识是要多做活动,因为活动力度小了肯定就不能引流,所以处处都要要求成本,不然拿什么来做活动。一个多月后,店转让了。
案例二、高新区某串串香,锅底干辣不香,越煮越咸。锅底油发黑,牛油味儿淡。
检查发现:1、有灵草和甘松拉油的痕迹。2、每锅生牛油偏少只有50克。3、锅底点缀用印度椒。4、花椒用的是棉椒(被熟人蒙了,说是大红袍)。5、锅底标准为:底料1斤+水2斤+调味粉100克+花椒量随意+印度椒随意+醪糟一勺+冰糖2颗+油5斤。
解决方案:1、停止拉油,因为做老串串香的关键是底料和牛油脂香浓度,是不用拉油的。2、生牛油每锅加到150克以上。3、停止加印度辣 ,因为底料中的辣度足够。4、花椒用正宗的大红袍。 5、水调整为2.5斤。6、最终调味粉测试出来适合打70克。
2个小时后各种问题解决,我建议老板既然食材都舍得,为啥锅底舍不得呢。可是,这个店是合伙的,两个老板的观点不一致,大老板觉得牛油淡、咸是底料的问题,和兑锅的比例关系不大,而在场的厨师也极力在排挤,小老板很是为难。结果很简单,转让。两个人连兄弟都没得做。
案例三:大丰某老串串香,锅底油脂厚重感不够。
检查发现:1、花椒质量差 ,用的是参了大量棉椒的大红袍。2、油的牛油味儿很好,但是太薄。兑锅标准:底料8两+水2.5斤+油4斤+生牛油180克+花椒50克+辣椒30克+白酒20克+醪糟50克+味份75克。
解决方案:1、因为使用生牛油的量是比较重的,所以导致油的快速增长和稀释,必然味道会淡,先降低到150克。2、换花椒,让整体的麻香味起来,味觉层次提升。3、底料的用量提升至600克或者是保持400克不变,处理油的过程中动态调整牛油的浓度,每3天做一次。
这是两个老板开的,以前有过做串串香失败的经历,现在又是重新开始。当然和这样有过经历的人,基本是一点就通。结果,天天是排队。新店正在装修。
因为开店门槛低,串串香,从来都是被认为是召之即来的项目,以至于大街小巷,无辣不欢。开店进场越深越发现:原来大部分是菜鸟,曾经的蓝图成为了今天的烂尾。想放,舍不得,又不愿匆匆收场。这时,大家都找了一个很好的台阶下,锅底不好吃,竞争太激烈,顾客太挑,自己运气不好。
>>>附,更多开店经验及技术教程,或成品配套底料,欢迎点击链接: 《获取开店支持》 了解详情!米或网立足行业前沿,为你开店助力!
评论列表






